近日,东南大学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邱海波/巢杰团队在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官方Top期刊《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 16)上发表解析内皮源性细胞外囊泡介导的原发损伤导致远隔器官损伤新机制的原创性研究,文章题目为“Endothelial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pressing surface VCAM1 promote sepsis-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by targeting and reprogramming monocytes”。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 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脓毒症相关ARDS病死率超40%,显著高于其他类型ARDS,但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
本研究发现,肺外源性脓毒症期间循环中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C-EVs)显著增加,通过靶向单核细胞并将其重编程为促炎型巨噬细胞,显著加剧肺损伤。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脓毒症期间在EC-EVs上高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通过与单核细胞表面而非组织驻留巨噬细胞表面的整合素α 4(ITGA4)相互作用激活NF-κB通路,从而调节单核细胞的炎性分化。
该研究从全新角度揭示肺部单核来源巨噬细胞和驻留巨噬细胞之间功能差异,诠释内皮源性细胞外囊泡介导ARDS发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并解析肺外感染导致远隔肺脏衰竭的新机制,为临床脓毒症相关ARDS的精准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和新策略。此外,在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中,VCAM1+ EC-EVs的数量显著增加,可成为脓毒症相关ARDS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东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王璐和副研究员唐颖,通讯作者是东南大学邱海波教授和巢杰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jev2.12423
来源: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