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仁根院士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做《铁电化学—我的科研感悟》科普报告

发布者:吴凡发布时间:2025-05-27浏览次数:10

5月21日上午10点,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一场前沿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交融的报告会,在学生们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东南大学铁电化学创始人熊仁根教授以《铁电化学—我的科研感悟》为主题,以接地气的态度,讲解铁电化学的科学知识,分享“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敢于踏入并深耕不辍于铁电化学研究的经历与成果,分享数十年以来长期从事无机配位化学研究的科研感悟。


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熊仁根,202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专注于分子铁电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实现了铁电物理到铁电化学“从0到1”的创新,是国际分子铁电材料领域的开拓者,突破性开创铁电化学这一崭新而又前景广阔的前沿交叉基础学科,以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带动我国分子铁电科学研究,引领国际分子铁电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熊仁根从学生们熟悉的氢、氮、碳化学元素讲起,以大量的化学分子、图表作辅助,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将对称性破缺、点击反应、托氟效应等深奥的化学知识和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带领学生们走进铁电化学这一陌生的、前沿的知识海洋,以铁电独特魅力与广泛应用,激发同学们的科学热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铸魂聚才新时代

熊仁根将他从求学求知到潜心科研数十年的漫长经历融入专业知识讲解之中,回顾了他在质疑声中坚定方向,在长期半夜钻进简陋实验室中坚持科研,在国内基础薄弱、研究难度大、平台支撑弱、研究团队组建困难中甘坐“冷板凳”坚守初心的历程,还讲述了他在柚子树下被柚子砸中脑袋后“痛定思痛”、引发思考,产生灵感、攻克难关的有趣经历,提醒附中学子“原创的东西往往在不起眼的地方产生”。

“在基础研究过程中,必须有‘板凳需坐十年冷’的精神”“要有梦想和目标”“要紧盯发展方向,敢于做原创的创新研究”“从事科研要有反叛精神,不能做人云亦云的随意跟随者”。熊仁根还通过分享自己做木工、辗转千里求学、研究成果获肯定、年过六旬仍坚持学习和研究等经历,告诫学生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状态、从事科研要有敢于冲击诺贝尔奖的勇气和信心。

整场报告,熊仁根语言朴实真诚、诙谐随和、率真睿智,学长般的形象与风格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引起学生们阵阵掌声。他用自己的累累硕果、科学精神与情怀,为学生们搭建起眺望科学星空的桥梁,像一盏明灯,点燃了心中求知的火焰,照亮了对科学的探索之路。


信息来源:江苏公众科技网



Copyright © 2023 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